爱看中文www.ikanzw.cc

字:
关灯 护眼
爱看中文 > 快穿之皇帝的表妹不想做炮灰 > 第84章 人质

第84章 人质 (第1/2页)

爱看中文 www.ikanzw.cc,最快更新快穿之皇帝的表妹不想做炮灰!

有时候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越担心什么事情,事情就会朝着那个方向走。

因为对于李家夺得江山的情况,窦静姝很多事情也是道听途说,并且还不记得具体时间。

所以尽管对现在的情况有点儿猜测,她也想过李家在太原起兵造反,其他人都居住在河东的事情,会不会并不是这一次发生的。

毕竟谁都知道李渊是在太原起兵造反,现在李渊却并没有在太原为官,还在怀远镇督运粮草。

而且起兵造反,手里面总得有兵权才行,不可能就靠李家那点儿护卫,就能够直接起兵造反,这不是笑话吗?

造反哪里是这么容易的事情,要是没有一点儿实力,哪来的底气造反,其他人又凭什么要追随?

她却没有想到事情变化的这么快,一行人护送窦氏的棺木回祖坟安葬,都还没有出发几天,事情就起了变故。

因为朝中有大将趁着朝廷的主要兵力在与高句丽的战争上面,竟然带着手下的人马起兵造反了。

尽管现在已经处于隋朝末年,四处都有起兵造反之人,不过却也没有哪一方人马成了气候。

事情也很简单,按照经验来说,谁都知道最先出头造反的人,一般都不可能成为最后胜利者。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朝廷的情况再千疮百孔,那也还是唯一的朝廷,不可能随便一个人造反就能成功。

这时候只有一路人马造反,以整个朝廷的实力来镇压反军,怎么也是绰绰有余,轻轻松松就能镇压下去。

一般情况下,每个王朝的灭亡都要发展到后面,等四处都有造反的人了,朝廷压根没那么多兵马去平叛。

这东边的叛军才被镇压下去,西边又有人起兵造反了,西边的还没完全镇压,南边又有了。

发展到这个时候,这些叛军中,比较有实力、有远见的人马,才有机会真的取而代之,坐拥万里江山。

在明白第一个冒出来造反的人,很可能会是乱世中的第一个投石问路的人,笑到最后的可能性并不大。

那些真正有造反之心和造反实力的人,当然不会去做这个出头鸟,白白的去送命。

在乱世之中,最先起兵造反的人,有造反之心的还真不多,一般都是已经活不下去的普通人。

反正不反抗都已经活不下去了,要是反抗的话,说不定还能留下一条命,自然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今天都还不一定能活下去,连明天看不看得见太阳都不敢想,何况还是日后能不能成功这些事了。

现在这个情况也是这样,原本尽管已经四处都很乱了,却也只是小打小闹,并没有动摇到朝堂根基。

要是这些叛军真的成气候了,皇帝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在这个情况下,还一意孤行要和高句丽打。

如果自己的江山都快没有了,皇帝真的把高句丽打下来了,又有什么用处?

高句丽难道比得上中原地大物博?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谁也不可能做这因小失大的事情。

皇帝之所以敢几乎集整个朝堂之力去攻打高句丽,也是因为这些起兵造反的人压根儿不成气候。

说是叛军,在性质上肯定没错,都已经反朝廷,不听朝廷的命令了,还能不是叛军?

可是这些人不但并没有夺得江山的想法,只是想保住自己的性命,免得因为朝廷的征召断送了性命。

并且在实力上,也真没有谁达到可以用军队来称呼的高度,这些人实际上的实力,跟占山为王的土匪也差不多。

所有人都是安居于自己的地盘,就算是想扩大地盘,也是在周围打打杀杀,没有谁胆大包天敢朝着长安、洛阳这些城池进攻。

这些人就在一亩三分地上打打杀杀,也不听朝廷下达的那些诏令,作为皇帝肯定也会不爽,却也觉得这些人不值得重视。

还是攻打高句丽的事情更重要,高句丽哪怕也是一个小国,可大小不论,好歹也是一个国家。

可是这次的情况却不一样了,一个不好江山说不定真的就断送了,就由不得皇帝不重视了。

跟以前那些造反的人,都是普通人日子实在过不去了,心中悲愤自发组织的起义。

并且受限于眼界的限制,也没有什么长远的目标,想要发展壮大并不容易不同。

这次造反的人本身就是朝中大将,手下又有不少兵马和粮草,想要镇压下去肯定不容易。

像这种本来就是位高权重之人造反,肯定不是激愤之下的结果,是一开始就已经定好的目标。

甚至连具体怎么夺得江山,都已经有详细计划,祭天以后直接就是兵分三路,朝着东都洛阳进攻。

洛阳尽管并不算都城,可是皇帝一贯爱待在洛阳,在洛阳的时间比在长安的时间都长。

在这种情况下,是一定不能让这一些叛军真的进入洛阳,要不然朝廷的里子、面子就都没了。

尽管不是国都被叛军给攻破了,实际上的意义也差不多,那怎么能行?

但是朝堂主要兵力都已经在与高句丽的战场上了,现在战况正好,也不可能半途而废,又把兵马撤回来。

于是原本是在后方,并没有直接上战场的李渊,就接到了皇帝的让他去镇守弘化郡,并且可以调度关右诸军,击讨反贼的旨意。

窦静姝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就知道她一开始的猜测没有错,如今这段时间应该就是她猜测的那一个时间段。

从现在开始,到李家正式起兵造反,应该就是李渊带着李世民夫妻在外,李家其他人只能留守老家的情况了。

虽然李渊现在的任地还是不在太原,可是手里面瞬间就已经有了不少兵马的指挥权。

并且哪怕这次造反的事,很快就会被镇压下去,可是有着这个起头之人,造反之人肯定也是越来越多。

毕竟凡事只要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哪怕这个人失败了,后面也想去分一杯羹的人也不会少。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李渊手里面的兵权不但不会被皇帝卸掉,反而手底下的兵马,靠着接收降军的缘故,还会越来越多。

同时因为李渊手里面的兵马越来越多,哪怕皇帝还需要继续用李渊来镇压其他叛军,心中的猜忌也越来越大。

在不停的有人造反的时候,皇帝得有多信任李渊,才会觉得李渊就算手握重军,也不会有不臣之心?

想也知道皇帝对李渊不可能有这种信任存在,很多皇帝对于儿女都是充满猜忌,何况只是一个表哥了。

既然皇帝对李渊信任不够,却又需要用李渊,不能不让李渊掌兵权,自然就要想其他方法来限制李渊。

很多时候,武将在外征战,家眷一般都不能跟在身边,要留下来充当人质,谨防武将手握重兵以后,心里面会起不臣之心。

尽管这个办法不一定真的管用,比起万里江山来说,留下家眷做人质,家眷的分量肯定还是比不上万里江山。

反正妻子可以再娶,儿女可以再生,要是拥有了万里江山,难不成还会缺女人、孩子。

可是这也不是真的一点儿用处就没有,真的能狠下心,以全家的性命来祭旗造反的人,还是不会有很多人。

而且就算本人真的狠得下这个心,也得顾及其他人的看法,看着主公这样心狠手辣,也没多少人敢过来投靠。

这些打算投靠或者已经投靠过来的人,还不得想这个主公连亲人都能轻易放弃,何况是自己这些下属?

为了顾及这些在外的名声,不让其他人觉得自己不值得投靠,大家也不会真的拿全家性命来祭旗。

再说了,有人质总比没人质要好,就算没有太大的用处,多多少少也会有点用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