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朝瑰公主和亲 (第2/2页)
此事一出,如巨石击水,一时间文人仕子纷纷上书,要求严惩敦亲王,以振朝廷法纪,而敦亲王却拒不认错,甚至称病不再上朝。
敦亲王声势日盛已经让皇帝忧心不已,此事更是加深朝中文武官员的对立,一旦处理不好,便是危及朝廷的大事。更何况他与年羹尧交好,为了这个缘故,皇帝待在御书房中整整一日没有出来。
甄嬛听说此事之后就命人炖了燕窝,亲自去养心殿探访,并且在里面呆了整整一个下午。
一如前世,甄嬛依然向皇上谏言封敦亲王之女为恭定公主养于太后膝下,再将先帝妃子一同晋封也就无碍了。
今日皇帝心情高兴,就想去钟粹宫看看温宜,再向太后商议此事。进钟粹宫看见曹琴默正在读《史记》,不免来了兴趣,问她都看了些什么,曹琴默一一回答后,想了想,又问她今日之事如何处置。
曹琴默深知自己的身份,哪敢与皇帝谈论政事,当即跪下“皇上恕罪,后宫不得干政。更何况臣妾不过是认得几个字罢了,敦亲王府的事情臣妾并不大了解,顿亲王是皇上的亲弟弟,她的脾性与行事作风皇上应当是最了解的。臣妾只是一深宫妇人,对前朝大事无从谈起啊。”
几句话说的情真意切,皇帝本是认为她最近变化太大,有些怀疑,现在倒也觉得曹琴默只是闲来无事以诗书打发。
将她扶起来,拍了拍手道,“你是个识大体的,朕去看看皇额娘,先走了。”
去寿康宫的路上,皇帝开始思虑敦亲王之事。甄嬛?罢了罢了!敦亲王这等莽撞的性子,若是一句话没说好,他怕不是得起兵逼宫。还是徐徐图之吧。
不过甄嬛也身在后宫,怎么会了解敦亲王的脾性,难道是想早日解决了年羹尧瓦解了年家,为自己报仇?
皇帝本就多疑,此刻曹琴默以退为进,皇帝越想越觉得甄嬛在借他的手报一己私仇。看来以后得让甄嬛少接触些政务才是,皇帝心想。
后续事情怎样发生,自然与曹琴默无关,温宜现在奶声奶气的叫额娘、阿玛,让曹琴默稀罕的不得了。
自然也时常去延庆殿,端妃本就快好了,听见温宜喊自己额娘,乐的恨不得下床抱起温宜绕着皇城走三圈。
太后知道曹琴默之事后,为了嘉奖她给温宜打了一个赤金白玉祥云颈圈让孙姑姑送来给温宜,可见太后对曹琴默的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