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中文www.ikanzw.cc

字:
关灯 护眼
爱看中文 > 子廷说歌词 > 台湾历史与台湾流行歌曲

台湾历史与台湾流行歌曲 (第2/2页)

郑成功兵力渐渐强大起来,

1658年,郑成功统率水陆军十七万与浙东张煌言会师,大举北伐。大军进入长江之前,于羊山海域遭遇飓风,损失非常惨重,只得暂且退回厦门。

1659年,郑成功再次率领大军北伐,会同张煌言部队顺利进入长江,势如破竹,接连攻克镇江、瓜洲,接连取得定海关战役、瓜州战役、镇江战役的胜利,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南京,开始了江宁白土山之役。张煌言部亦收复芜湖一带十数府县,一时江南震动。后因郑成功中清军缓兵之计,意外遭到清军突袭,致使郑军大败,损兵折将,包括甘辉、万礼、林胜、陈魁、张英等大将皆死于是役。

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全军退回厦门。南京之战可说是郑成功生涯当中最辉煌及最重要的一役,却是先盛后衰,以大败收场,使郑成功的反清大业受到致命挫折。

1660年,在福建海门港(今龙海东)歼灭清将达素所率水师四万余人,取得厦门战役的胜利,声威复振

郑成功回到厦门,清军已经占领福建大部分地方,他们用封锁的办法,要福建、广东沿海百姓后撤四十里,断绝对郑军的供应,想困死郑成功。郑成功在那里招兵筹饷,都遇到困难,北伐南京失败后,郑成功所部元气大伤,并且面临军粮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大军的后勤给养问题,郑成功决定听从何斌之建议收复由荷兰占的台湾岛,向台湾发展。

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率.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的驻军,收复收复了沦陷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郑芝龙于1646年降清后被软禁北京;清朝利用郑芝龙多次招降其子郑成功不成,遂于1655年入狱;于1661年11月被杀。

郑成功在196年因病突然去世,郑成功去世后,郑氏发生内乱,其长子郑经继位。郑经曾出兵大陆,支持“三藩”之乱。“三藩”失败后,郑军损失惨重,被迫退居台湾。

从此,郑经以长子郑克臧为监国,不理朝政。

1680年,郑经和清朝的战争失利,放弃厦门、金门,退往台湾。

1681年正月,郑经去世,二月,郑克臧被杀,郑经1岁的次子郑克塽被拥立主政。大权实际上落入冯锡范、刘国轩手中。统治者内部逐渐**。清廷曾多次招抚不成,康熙决定以武力攻台,168年五月,康熙帝命降将施琅率军攻台。攻占澎湖岛,郑军在澎湖遭到大败后,此后,清廷也加紧了对台湾的招抚。施琅派使者以高官厚禄游说刘国轩。于是,刘国轩极力主张降清,并派兵监视郑氏子孙。郑克塽不得已上表清廷请降。1684年,清政府将台湾纳入版图,始置台湾府,下设诸罗、台湾、凤山县,并派兵驻守设防。自此,台湾成为福建省下属的一个府。1885年立为台湾省1895年清政府以《马关条约》割让与日本;

1945年抗战胜利后光复;1949年国民党政府在内战失利中退守台湾,直到现在。

台湾音乐是华语流行音乐的主要构成部份之一。主要流行于港、澳台、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其他华语地区,在韩国、日本等地也有一定影响力。同时也是具有巨大商业利润的音乐工业,涵盖了亚洲特别是东亚、东南亚地区的服装设计、舞蹈编舞、电视、包装和积极的市场营销等,对上述各行业的发展趋势均起著引导作用。

台湾流行音乐其实是一个不同文化交汇的产物。既有台湾原住民、原来居民的音乐元素,同时也不同程度受到了旧上海、日本、美国等诸多文化的影响。

从语言上可以将台湾的流行音乐划分为国语和台语(闽南语)两大块。台语民谣源自我国东南沿海赴台的先民。他们当年在开疆拓土之余,更多的借助音乐来传达对故乡的思念。像曾广为流传的“思想起”、“青蚵仔嫂”、“高山青”等等,

【作者题外话】:编辑好:

免费的,怎么发上去变收费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