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节 假装被激将 (第2/2页)
菲利普淡淡的一笑:“这可好,我两的选手互相坑金主,他们两的选手互相帮忙金主赚钱。”
大家都哈哈大笑。
“下一场要开始了,继续吗?”汉克问。
“当然,我要翻本。”
第二场,董小丽对阵赛拉的选手,这样的话,赛拉和季东亮对赌,猜汉克的选手和菲利普的选手谁胜谁负。
赛拉认为菲利普的选手会取得这一场胜利,她这么选择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赛前菲利普的选手的确呼声是最高的,赔率是最低的。
虽然前面一场输了,但赛拉认为那是事出有因,该选手的技术还是许多人公认的。
赛拉在娱乐业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加上赌场是她集团主要产业,看待这方面问题的视角自然与众不同。
不过她这次遇见了季东亮……
至于双方的彩头,季东亮的要求是请赛拉以后帮忙大成集团捧红一个演员。
这个赌注对于娱乐业大家族来说,是举手之劳,他们的产业每年捧红的人不计其数。
大成集团有从五合会夺来的娱乐产业,包括影视行业,从合欢集团分离后,都交给贾伟在打理。
季东亮自己手里还有很好的剧本,一切是可以自己做的。
之所以拿这个当彩头,一是拉近双方的距离,为以后的合作铺路,第二是赛拉家族在娱乐业经营的水平上,比贾伟经营的娱乐业高出许多档次,季东亮希望借此带动自家产业。
影视创造知名演员,知名演员能通过各种形式为自家集团提高知名度,他们也可以成为公关部门的一部分,借此在集团有舆情危机的时候带动舆论走向。
这算是为龚元元的公关团队提前布局,至于说捧红谁,季东亮现在还没有想好。
季东亮拿人情来做彩头,赛拉也不好狮子大开口,所以她要求的赌注是,希望大成集团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以后能帮到她一次。
这个要求不过份……
结果汉克的选手胜了,不过季东亮赢了彩头后,还是把自己的赌注当礼物送给了赛拉,希望她以后有什么事尽管开口。
虽然猜输了,但赛拉还是很高兴的,不过当看到自己的选手在牌局上输给董小丽后,又开始苦着脸了。
第二场比赛结束后,董小丽两胜积2分排在第一,汉克的选手和赛拉的选手各胜一场积1分同列第二。
菲利普的选手一场没胜,他脸阴沉沉的……
第三场,董小丽对阵汉克的选手,菲利普的选手对阵赛拉的选手。
如果董小丽胜了,积3分稳稳坐上冠军的宝座,如果输了,将与同样积2分的选手们,再次展开新一轮的争夺。
这样一来,汉克和赛拉的选手都还有机会的,而菲利普的选手是一点机会没有了。
也怪不得菲利普非常不高兴,刚才还想叫别的金主给他让路,结果他的选手太不长脸了,现在给人感觉目前的名次是他一路求别人求来的。
见菲利普的脸色不好,赛拉便不提赌局的事了。
而汉克却不管别人,对季东亮小声说:“我们继续?”
“好啊”
“先说彩头,让我提不起兴趣我可不赌了。”
季东亮有点为难的笑了,之前让菲利普拿无人飞机制造公司做赌注,是因为早就关注了这家公司的拍卖。
而与赛拉的人情赌注,是临时起意的,如果没有这次见面,影视业公司他还是要做的,只是规模小起步慢而已。
现在与汉克的赌局,季东亮还真没有了主意,对方还加了个限制,彩头小了还不玩。
想了片刻,季东亮忽然想到前两天刺杀杰瑞的那辆无人自动驾驶汽车就是汉克家族生产的。
“汉克先生,我有几个问题想问您。”
“请讲”
“贵集团的无人驾驶汽车这一块是独立出来的吗?”
“不可能完全独立出来,无人驾驶汽车的基础机械百分之九十以上还是用的有人驾驶车的那套零件和加工车间,要说独立的部分,就是有独立的设计研发中心,独立的组装流水线。”
“能做到独立核算吧?”
“这当然,家族分公司财物进出都有明细,想独立核算的话,把无人驾驶汽车这块独立出来成立一家子公司就可以,再增加一个独立的财会系统。”
“无人驾驶汽车的年销售量我能打听吗?”
“对你是秘密,对那些同行不是秘密,年销售接近两百万辆,全球销售占比百分之二十四。”
汉克家族的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在全球第一,但汉克没好意思提这一茬。
两百万的销量,对比有人汽车在全球每年一亿多辆的销售,就是个笑话。
无人驾驶技术现在说是很成熟了,但还有许多短板,特别是在很复杂的环境,汽车识别起来很困难。
根本问题就是不够智能化,不能绝对代替人来完成驾驶,行驶效能死板,不够灵活,一有障碍马上刹车,小障碍也非常谨慎;还太过死板,遇到水坑就来个刹车,小事放大化。
无人驾驶技术想要像老司机一样,精准判断所有事物和信息,在任何道路上随意出行,就必须拥有海量、真实的道路环境测试数据。
这些测试数据不可能先去让车跑一遍、采集完成后,再去造无人驾驶汽车,这样的话,世界上大大小小的马路什么时候采集得完。
汉克家族早期的战略方式,就是先低价促销。
前面卖的无人驾驶车虽然只能做到部分无人驾驶,但这些年来,销售出去的几千万辆车、在上百万条道路上,可以采集累亿万公里的环境数据。
待形成一定规模后,汉克家族的无人驾驶技术算是真的成型。
不过,这样的无人驾驶汽车有点儿像城市电轨车一样在轨道上按部就班的行驶。
其实所有汽车制造的公司,都希望无人驾驶技术能让车灵活的行驶在各种道路、各种环境下,但……这些技术有始终突破不了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