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曲番外散文1:关忆青郑西南 (第2/2页)
2019年夏末,25岁,我结束了我的“打螺丝生涯”。很多人曾骂我脑子有问题,他们总说我有着很好地学历,却不找一份正经的工作。而在我的心里,工人的阶级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我也因为不知道干什么迷茫过,而水胖子总是会说我想得太多了。我问他如果不混职场还能干点什么。他总是会潇洒的回答我:“混个屁的职场,还不如等人包养你。” 他这么说还是有那么一丝道理的。我怎么会知道他一天天鬼混的从哪里来的稳定收入,后来才知道他是去给小学生当家教教数学去了。我有些时候我真的会感慨他的自由。
怀揣着当年的远航梦,我迈进了西安城北客运站,购买了一张青岛的高铁票。我的背后背着吉他,很显然背着吉他的我并不怎么安分。心脏跳动的速度很快,因为我终于要离开这个陪了我整整19年的西安市。还有六年是在郑州度过的,在那段时间里,我认识了一大群中国各地的网友。他们有着相同的目标,那群人都和我一样现实中没什么朋友,但是渴望着旅行,有些人则是因为身体问题只能进行心灵上的旅行。我很重视他们,可能因为他们总是治愈好我的心情,他们在我经历人生低谷的时候一直默默地陪着我。青岛有个叫自己“三三”的抑郁症,而厦门有个姓风的四川人。如果可以,我希望可以见到他们,无论多少年之后,就算是大家都老了,还能聚在一起喝茶。我坦诚的告诉了他们我的真名“杨延”,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
那时候的我真的应该停止幻想那么多了,而是应该快点踏入高铁车厢才对。我对车厢里面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但是任然记得那时一个起雾的雨天。抵达青岛的时候刚刚立秋,和我同坐的旅客也背着吉他,看上去一脸茫然。他和我一样,只戴着一只耳机。他总是悄悄地望向我,可能是因为想要和我说话,而事实确实如此。我试着向他问了个好,随后他就告诉我他的名字叫杨严。和我的名字出奇的相似,居然只有一字之差,发音还一样。他说他是一个郑州人,正要坐这趟车去青岛。
而后又因一系列的巧合,那位叫杨严的旅客要和我同行了。
那就走吧。
2022.9.10 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