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我有一个朋友想打听 (第2/2页)
杜隆快速记录,脸上的神情,凝重里透着一丝激昂和恍然。
这种组织架构,既减少了冤假错案的概率,还能让百姓们的申冤制度化正规化。
要知道,目前若有事主不服判决,往往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跑衙门,甚至上京告御状,闹得一地鸡毛。
“第二,以刑部的缉拿权和审讯权为基础,拆分出一个衙门,主官和大理寺卿同品秩,专职缉拿疑犯、调查案子,然后交由大理寺审理审判,以实现二者相互制约监督!”余闲见他没有抵触情绪,就继续道:“当然,最好和大理寺一样,在圣京和各个行省设置分司,由巡抚辖制。”
杜隆忍不住插嘴:“那若是有案子,二者互不认同怎办?”
“简单,交由上面的刑部尚书或者行省巡抚裁决,事主若还是不服,便上告。”
“如此……似乎妥当。”
杜隆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认同。
但法家人一向严谨苛刻,能给出这样的评价已是相当难得了。
“那将这些职权分出去,刑部除了在一些案子上能裁决,岂不等于是空壳子了吗?”杜隆又提出了新的疑问,也是最关键的疑问。
这么改良,想法是好,但牵扯太大,其中刑部尚书一下子被架空,必然会有阻力抵触。
“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三点。”余闲不答反问:“恩师,请问当今的大景法典,是谁编纂的。”
“自然是圣上!”杜隆向侧方拱手致意。
这句话我每天出门看黄历(江湖猫)快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