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提前现世的戚家军 (第2/2页)
刚说完,朱棣又是一声长叹。
“只是这凤阳府的百姓,过得格外困难了点。”
这下轮到朱瞻圻不解了,历朝历代,国都肯定是最繁华、最富庶的地方之一。
凤阳府毕竟是大明的中都,即便比不上应天府,但是相比于其他州府也不应该差到哪去。
他将心中的疑惑告诉了朱棣。
“孙子啊,你不知道,当年太祖准备迁都凤阳的时候,为了充实凤阳府的人口钱粮,从江南迁来了十四万户富庶人家至此,并严令不准逃跑。”
“如此一来,凤阳人口激增,而凤阳的土地不多,并且算不上肥沃,因此不少穷苦人家的生活便更加艰难!”
朱瞻圻恍然大悟,怪不得中都城中的百姓口音七七八八各不相同。
原来都是强制迁徙过来的!
朱瞻圻好奇地问了一句:“那咱大明粮食产量怎么样啊?”
无论什么时候,粮食都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朱棣自然对此心里门清。
“现在咱大明北方种麦,南方种稻,赶上年景好的时候,麦的话亩产二三百斤,稻的话一年两季,亩产能有四百来斤。”
朱棣接着说道:“要是赶上灾年的话,那就不好说了,颗粒无收的时候也不是没有过。”
朱瞻圻边听边点头,自言自语道:“怪不得呢大明:我朱瞻圻才是好圣孙!(常山小司马)快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