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皇帝的性格 (第2/2页)
至于金万全间谍案,则是李朝和济州管委会的第一次情报交锋,因为这个金万全原本就是李珲派到济州进行监视的细作。
try{ggauto();} catch(ex){}
管委会统治济州后,他就潜伏了下来,如果不是他例行心理考核被李松年抓住了马脚,这家伙肯定会接受济州岛军官学校的培训,成为一名光荣的东华陆军军官了!
李松年听对方提到自己的成绩,嘴角也不自觉地勾起一丝微笑,他站起来,对众人点点头,
“……既然宋委员都这么说了。那我就趁着那个刘进士还没来,先对大家谈谈我的看法。”
李松年有备而来,从手提包里取出一份资料举在手中。
“……这是我这半年来阅读历史资料,总结出来的一些历史人物的心理分析报告,虽然因为资料不全,不可能完全对,但我认为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特别是天启崇祯和努尔哈赤皇太极这种能够决定一国大政的人物,如果能够深刻地了解他们的性格,就有比较大的概率分析出他对一件事可能应对措施。”
说着他从几份报告中抽出一份,介绍道:“这份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的性格分析。
从他和内阁还有言官的交锋以及向熊廷弼认错来看,他是一个在乎实际利益而大于名声的人,这当然和他年纪小有关,但是对于重大事务的决策,也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秉性。
但朱由校显然也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的父亲泰昌帝不受万历的宠爱,连带着天启这个皇孙的日子也不太好过,但正是有这样的童年经历,让他更能理解人性的本质……
我大胆猜测,他不是不知道魏忠贤专权会有什么结果,但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制衡越来越强势的文官,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支持魏忠贤,天启的支持才是魏忠贤权倾朝野的基础。
从崇祯上台后那么容易诛杀魏忠贤来看,我偏向于这个判断。
回到现在的问题,天启派这个刘进士去朝鲜,想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让朝鲜牵制后金,而如果我们可以代替朝鲜打击后金,天启应该会倾向于接受这个局面,前面说过,他是一个看重实力利益大于名声的人。
相反,崇祯就绝对不会接受和我们的合作!因为崇祯的人格偏向于刚愎自用的完美主义,他要当一个圣君,所以不能接受有人欺骗他,也不能接受和一个海外小国的合作,他宁愿死,也不能接受自己不是“圣君”。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接触这个刘进士时,应该侧重于展示我们的陆海军实力,并且给天启写一份战略分析报告,告诉他与我们合作的好处……”
李松年分析完,会议室里沉默几秒,然后开始互相讨论这么做的可行性。
高博最先开口问道:“李局长,你有多大把握天启会按照你的分析那样做,我记得明朝很自大吧?就算天启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明朝的文官也会极力阻拦住的!”
李松年耸耸肩,“……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想他们不至于那么蠢吧?和我们为敌有什么好处?
后金正在飞快崛起,明朝短时间内必须把全部精力放在应对后金上面,莪们肯帮忙,他们总不至于向外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