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争夺主导权 (第2/2页)
贾琮点头道:“这开荒,各个省份和地区,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东北和边关,每年只能种一季,这你知道不?而南方普遍是两季,甚至加上一季蔬菜,能种三季。再有有的地方干旱少雨,有的地方洪涝严重,真正风调雨顺的地方不多。”
“还有的地方多山,有的地方多是平原,有的地方土地贫瘠,盐碱严重,有的地方土地肥沃。所以谈开荒地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分,不然你们很可能选择到了必败的区域,如果这样的区域选的多了,因为这个败了,就有点亏了,明白吗?”
贾赦哪知道这个啊,赶忙说道:“我会和北静王他们说的,让他们做好调查。”
贾琮点头道:“你也不用太过担心,其实你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以后我们是不会缺肥料的。”
“氮肥和钾肥暂时可能有点麻烦,毕竟想要获得大量的氮肥,是需要经过加工的,而钾肥则需要远赴万里去开采,最多只能拿硝先临时顶一下。对了我让你用硝当肥料做试验这件事,准备的怎么样了?要在哪里进行试验。”
贾赦听后想了想说道:“你是说硝石?那个还没准备好,庄户说现在苗还太小。”
贾琮听后眼前一亮,这个庄户是个人才啊,还知道苗太小不宜施肥的道理,于是问道:“告诉你不能试验的庄户,倒是个人才,他是凭什么判断不能施肥的?”
贾赦说道:“草木灰啊,他听我说了肥料的事,说听着和草木灰类似,除了种的时候撒以外,最好是等种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候用最好,那时候用了长得旺。”
贾琮点点头也觉得那个人说的有理,是以说道:“那试验就按他的想法来吧,反正现在硝石也不太可能大规模的使用,毕竟量不大。”“不过磷肥能很容易的找到,等我将飞舟炼制完成,就可以去寻找磷矿了。哪怕只用磷肥,也能让粮食有个一成以上的增产,这不仅能够让开荒变的更加简单外,这还是一门很大的生意?”
贾赦当即点头道:“当然,如果真的能增产一成以上,绝对会有很多人买的。”
贾琮当然知道有人会买,毕竟京城的夜香,在城外都卖的火热,如果能让人知道磷肥的作用,当然好卖了。是以贾琮说道:“咱们有这么多的优势在,已经能压文官几头了,如果还有人反对,你不妨都说说,毕竟有这么多优势,不可能输?”
贾赦这时开心的道:“当然,不仅不可能输,还能赚银子,同时又能积累功劳。”
贾琮听后也说道:“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给庄子上过多的庄户多找条出路。”
说完又和贾赦聊了几句,就让贾赦走了,看着快步离去的贾赦,贾琮不禁摇头,想让贾赦真的挑起大梁,还真不容易,他的学识、思维都有点跟不上。现在贾琮都有点担心交代他进行的硝石试验了,毕竟既能当钾肥又能当氮肥的是硝酸钾,是有可能弄错的。
硝酸钾如果真的用的好,对于这个没有化肥的时代,增产能力还是很强的,多了不敢说,加上磷肥一起,增产三成还是能有的。只是如果用不好,也很麻烦,比如可能会烧苗,导致秧苗大量死亡,毕竟硝酸钾也是一种盐,用过量或者缺水的话,是会导致植物脱水的。
同时硝石的种类也多,如果选错了,麻烦也不会小,比如选择了芒硝和朴硝,这两种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钠,没有肥效的同时,还会把土地弄成盐碱地。
再如硝酸钠,也是硝石的一种,虽然也有一些氮肥的作用,但也同样会让土壤碱化,只有硝酸钾,才是比较好的肥料。
当然也不能用过量了,毕竟植物对钾肥的需求,不像氮肥那么多,用的太多,植物只吸收氮肥的话,是有很大的可能,让土壤碱化的。
不过现在也只能先让贾赦试试了,毕竟贾琮不可能事事亲为,他的时间有限,至于试验结果,倒是对计划影响不大,毕竟贾琮是准备在未来生产化肥,乃至复合肥的,临时产品会被淘汰的。
而就在贾琮给贾赦支招之后,勋贵集团很快就经过协商,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争夺开荒的主导权。
北静王更是直接,将文武官员比试开荒结果的想法,告诉了皇帝,对于这样的倡议,皇帝哪有不同意的道理,他最担心的就是文武官员哪一天搅和在一起了,而今天之后,很长时间文武就只能相互争斗了。
这对一个皇帝来说,绝对算是利好消息,这有利于皇帝平衡朝堂,让他游刃有余的治理国家。当然,也是最近皇帝让文官们折腾烦了,为了该不该现在建都督府的事情,都吵了半个多月了,他一个皇帝,最近就没清静过。
现在好了,终于有人给了一个比较靠谱的方案。很快勋贵们的想法就在朝堂公开了,对于勋贵们的挑衅,文官集团是群情激奋。没办法,谁让勋贵集团摘取了他们的胜利果实呢?由于有他们在那拖后腿,都督府一时半会哪有可能建设?
而他们抓住机会提出的,大力开荒的想法,由于声势浩大,皇帝也不敢否决,眼看就要通过了,大把的利益就要来了,最后却发现好处都要进勋贵的腰包了。本来他们想的可是,银子还没有从国库出来,他们就还有机会瓜分。
现在好了,都督府是暂时不建了,但他们的目的也没法达成了,还给自己招来了一群麻烦精,直接让他们的半个多月的努力,打了水漂,你说他们想不想发飙?
还不仅如此,他们的根本领域,地方治理权,受到了勋贵集团的严重挑战,毕竟开荒那可是治理地方的重要任务之一。勋贵们这么搞,那不是来争夺他们手里的权利吗?
手里的权利,他们自己都还不够分呢,不然朝堂哪会像现在这样,整天争吵?权利都还是小事,毕竟千里为官只为财,最重要的是捞银子的机会飞了啊,和勋贵们比试开荒,如果只顾着捞银子,输了怎么办?
如果输了,他们还敢在朝堂上大谈怎么治理国家吗?所以这个比试他们还不能输。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比试,对他们来说,那是输赢都难堪,赢了那是应该,毕竟比起治理地方,勋贵天然就是吃亏的一方,而输了那可就丢人了,原因那是不言而喻。
只是现在这件事的走向,已经不受他们控制了,勋贵们拿出的方案太受皇帝青睐了,不答应根本不行。是以又争论了不久,开荒的问题就定了下来,文武官员都有开荒任务,而对于皇帝与文武百官来说,这件事只有文官集团吃亏了。
朝堂的争吵和贾琮的关系可不大,自从炼制了小飞舟之后,贾琮也不做其他的事情了,就是一心的修行。去鬼王城打探消息,那可不是小事,他将要面对的人,可是独角鬼王,贾琮觉得,他的修为,应该不会比在十绝阵中见到的那三名强者差。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准备的不够充分,那么是有很大可能出现问题被抓的。专心下来之后,贾琮的学习进度也被大大的加快了,几天之后,就掌握了移景这个神通。还不仅如此,随着这个神通的完成,贾琮的功法又跟着突破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