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三年后 (第2/2页)
也是在这一年冬天,二兴的第三首歌《龙的传人》(基于故事剧情考虑,具体发行年代不必考究)悄然推出。
这首歌一出来更了不得了,民间的民族情绪在一周之内就全面爆发,促成了大量反映家国情怀、故土之思、塞外风情、英雄情怀的校园歌曲的密集产生。
尤其是海峡对岸的湾岛,因这首歌产生的直接刺激因素更是令创作激情一泻千里,对于两岸乐坛所带来的强烈冲击力,已经全面超越了社会因素,让那段时期的音乐风格变得更纯粹、更具正面性。
正是基于这个因素,在83年的开年第一天,二兴接到央台春晚剧组的邀请三度进京,接受内地建国以来第一次现场直播的大型文艺晚会的演出资格的约谈。
上一次来燕京,还是由王传文和王美芬的陪伴,只是多出来一位吕奉翊。
这一次来,就只有吕奉翊一个人了,因为王传文年事已高,已经83岁了,也于去年离开了城里的九宿舍,回到了老家正式养老。
这一世的老人家比前一世要晚回去了三年,但毕竟年龄摆在那里,尽管有懂中医的吕奉翊时不时帮他调理,可身体内部的功能老化问题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作用。
王美芬没有来,则是因为年前就住院接受治疗了。
上一世母亲的早逝一直是二兴心头的最大伤痛,这一世为了让她早早接受治疗,是二兴一直在努力的事情之一。
去年的十一月份,二兴联合老爸和哥哥,专门为此事跟王美芬展开了一次艰辛的谈判。
王美芬始终不肯答应的原因就是害怕多花钱,好在最后终于达成了一致。
现在的她主要得的是一种叫做“食管憩室”的慢性病,积极接受治疗并及时进行相应辅助检查的话,还是完全有治愈可能的。
如今治疗了一个多月了,王美芬也果然消失了之前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等症状,让二兴某一天躲起来很痛快地大哭了一场,情绪里既有庆幸也有后怕。
按照他的计划,等再过两年,就该轮到老爸的入院治疗了,但治疗肝脏就需要更先进的医疗技术,他打算在燕京有了一定的人脉基础,再接去彻底治疗。
实际上,他的此行除了接受春晚的演出邀请之外,还有一个重大事情要提前商议,那就是正式转学来燕京的问题。
只有他首先跟干妈董娟商量好了,解决了这边的学籍接收问题,才会有接下来说服家里人的事情。
这一年是他小学三年级的上学期结束,争取九月份就能来到燕京直接升至五年级甚至六年级就读。
因此,其中的牵扯还是很复杂的,至少要跟董娟谈明白了如此操作的可能性,才好有接下来的一系列操作。
刚好利用首届春晚之后的影响力,他的文化课没有问题,经过了这三年的刻苦学习,让他参加今年的高考都没有问题。
当然了,能不能取得高分是另外一码事,暂时他还没有那个能力,毕竟太多知识点并不是依靠着死记硬背就能达到的。
燕京火车站,董娟亲自来接的他。
此时的二兴,身高已经达到了一米七,比他干妈都高了。
以至于时隔将近一年,再一次的拥抱,惹得董娟频频吐槽:“就你这个头,很有可能初二初三就能长到一米八,现在干妈就抱不动你了,窜这么快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