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章:诗歌大赛才情显,佳作频出传千年 (第1/2页)
爱看中文 www.ikanzw.cc,最快更新穿越大唐做皇帝!
大唐的绘画与书法艺术在热烈的创作氛围中大放异彩,李轩目光又转向了诗歌领域。诗歌作为大唐文化的璀璨明珠,在民间与文人雅士间广为流传,是大唐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李轩深知,一场盛大的诗歌大赛,不仅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热情,还能挖掘出更多优秀的诗歌作品,让大唐诗歌文化迈向新的高峰。
在一次朝堂议政结束后,李轩向大臣们提出举办诗歌大赛的想法。他神情温和,眼中满是对诗歌文化的热爱:“诸位爱卿,绘画与书法的繁荣让大唐文化熠熠生辉,而诗歌更是我大唐文化的瑰宝。朕欲举办一场诗歌大赛,让天下诗人齐聚一堂,以诗会友,展现大唐的诗歌风采,诸位意下如何?”
礼部尚书立刻站出来,恭敬地回应:“陛下圣明!诗歌是大唐文化的灵魂所在,举办诗歌大赛,定能让诗歌文化更加繁荣,也能让大唐的文化影响力远播四方。”
李轩微微点头,满意地说:“此事就由礼部牵头,尽快拟定详细的比赛方案,务必让这场大赛成为诗歌界的盛事。”
礼部领命后,迅速组建了筹备团队。他们日夜忙碌,精心策划大赛的各个环节。首先是制定比赛规则,为了确保公平公正,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初赛面向全国,诗人只需将自己的作品投递至各地官府设立的收稿点,由当地的文人墨客进行初步筛选,选出优秀作品进入复赛。
复赛则在长安、洛阳等大城市同时举行,邀请当地知名的学者、诗人担任评委。参赛诗人现场命题作诗,评委根据诗歌的意境、韵律、文采等方面进行打分,选出得分最高的一批诗人进入决赛。
决赛将在长安的皇宫内举行,由李轩亲自担任主评委,还邀请了朝中文学造诣深厚的大臣以及诗坛泰斗共同评审。比赛题目由李轩当场给出,要求诗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首高质量的诗歌。
筹备团队还精心挑选了丰厚的奖品,除了金银珠宝,还有珍贵的文房四宝、名家字画以及在皇家藏书阁借阅书籍的特权,这些奖品足以吸引众多诗人踊跃参与。
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大唐都沸腾了。诗人墨客们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这场大赛中一展身手。在长安的街头巷尾,时常能听到人们谈论诗歌大赛的话题。
“这次诗歌大赛可是难得的机会,我一定要好好准备,说不定能在大赛中崭露头角。” 一位年轻的诗人兴奋地对同伴说道。
“是啊,听说陛下亲自担任决赛评委,这可是无上的荣耀。我得赶紧回去潜心创作,争取进入决赛。” 同伴也满怀期待地回应。
初赛阶段,各地官府收到了如雪片般飞来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广泛,有描绘大唐壮丽山河的,有抒发个人壮志豪情的,有歌颂爱情的,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负责筛选的文人墨客们认真阅读每一首作品,常常为了一首佳作而争论不休。
“这首诗意境深远,用词精妙,我觉得定能进入复赛。” 一位文人指着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歌说道。
“确实不错,但这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也毫不逊色,情感真挚,韵律优美。” 另一位文人提出不同看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