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局势不妙,越想心里越没底 (第2/2页)
也幸好延边城的防御法阵还有效果,让这些士兵知道,城内不会出现敌人,不然……
一想到那个场景,杨康就是嘴角一抽。
果然,长久未经战阵的士兵在抗压能力方面还是欠缺不少,这才开战不到两月,士兵们就快要承受不住了。
那要是战争继续下去,这些士兵恐怕一个都坚持不了。
到时候如果只是发生营啸还好说,大不了集合高级将领将那些发疯的士兵全部镇压,。
可万一营啸传播开来,波及到防御法阵核心,那才叫真的完蛋!
杨康可不相信,真到了这个地步,大乾那边会好心好意等延边城内一切都平息以后再有动作。
不过现在不同了,援军来了,希望也就有了。
有了希望,虽然每天应对大乾皇朝的攻势依旧疲惫不堪,但至少也有了底气。
说不定就能够坚持下来,活到战争结束。
而不是像之前那样,援军杳无音讯,城内守军只能看着防御法阵一点一点的被消耗,被破坏而无能为力。
那种看不到未来的绝望!
杨康等众人情绪稳定了一些之后,才继续说道:
“诸位,虽然明日援军就可以抵达延边城,但为了战果最大化,援军会在杨谦将军的带领下,于明日夜间对大乾军队发起夜袭。”
“所以在此之前,还需要诸位能够坚守到明日夜间,援军发动袭击之前。”
“是,将军!”
众人高声应道。
只不过是最后一天的时间了,再怎么样他们也能够坚持得住。
而且等援军对大乾军队的袭击过后,大乾军队估计得有一段时间才能够缓过来。
再加上一旁有着新加入的援军对其虎视眈眈,大乾军队必然不敢随意轻举妄动。
至少在大乾皇朝没有新加入有生力量之前,是不会有多少大动作了!
这场军事会议就在这其乐融融的氛围当中度过。
会议结束,众人也纷纷离开了城主府。
大乾军队的攻城间隔非常短,他们也是趁着这个间隙才来开一场短暂的会议。
最主要的消息已经宣布完,众人自然没有留下的必要了。
再说,援军将至,他们可不想在这最后的关头出现意外,到时候城破人亡,乐子可就大了。
为了不在最后一刻出现意外,他们必须要时刻盯着!
杨康在众人离开之后,眉头紧锁。
他的表情并没有刚才众人还在的时候那般轻松。
杨康很清楚大乾皇朝的战争潜力,尤其是在和大乾军队交战过后,对于大乾皇朝的了解也就更深了。
或者说,心中对于大乾皇朝的恐惧更加的多了。
打了这么长时间,延边城外的大乾军队只是大乾皇朝除魏国公府和大乾皇室以外的其他势力组建起来的联军。
说一句杂牌军或许有些过分,但绝对比不上精锐。
可就是这样的一支偏师,竟然能够在数量近乎一致的情况下,压得延边城几乎无法呼吸。
甚至若是援军再晚来个几天,说不定延边城就真的要易主了。
这样一个大乾皇朝,杨康不知道该怎么去赢!
不,赢这个字不够准确。
应该说,杨康不知道周国该怎么在大乾皇朝的进攻下保全自己。
没错,在他的心里,只要大乾皇朝不放弃,周国已经完了。
这次或许周国可以集结全国之力,将大乾皇朝的这支联军赶出周国境内。
但接下来呢?
这支大乾军队也只是大乾皇朝诸多世家勋贵组建起来的一支偏师。
以大乾皇朝内部世家勋贵的数量,可以轻松组建起多支这样的偏师。
到时候,周国真的还能抵挡得住吗?
更不用说,在这些世家勋贵之上,还有着大乾魏国公府和大乾皇室这两个庞然大物。
就算杨康再怎么自信周国的国力,也生不出半点希望。
现在他唯一能够祈求的,就是其他国家能够尽快加入战场,吸引大乾皇朝的注意,牵制住大乾皇朝的军队,维持住各个国家间的平衡。
让大乾皇朝没有精力再在周国战场上投入更多的兵力。
这样,周国才能有一丝喘息的机会。
“希望,其他国家不要如此短视吧。”
杨康不知道其他国家怎么想的,延边城这边已经开战近两个月了,其他国家竟然一点动作都没有。
难道说一个个的都在准备等大乾皇朝的兵力全部投放到周国之后,再入侵大乾皇朝捡便宜?
可大乾皇朝的便宜是那么好捡的?
且不提南北境各有千万戍卫军和五百万精锐军团的标注配置。
就算是大乾西境和东境,各个城池的城卫军和世家勋贵手里掌握的军队以及各家暗藏的死士家兵,都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全部加起来说不定比南境或者北境单独拎出来都要多,顶多也就是不是很团结,做不到统一指挥、令行禁止罢了。
但说到底也不是可以简单能够将其消灭的。
不付出巨大的代价,可能做得到吗?
要知道大乾皇朝和他们这些国家可不一样,人家的勋贵可是真正的与国同休!
一旦让他们这些国家占领了,所有世家勋贵的特权都将成为过往云烟。
这是任何世家勋贵都无容忍的事情。
等到他们真的入侵大乾皇朝的时候,必定会面对大乾勋贵的殊死抵抗。
或许平时几个世家勋贵之间互相看不顺眼,但真到了那个时候,必定会联合反抗。
再加上延边城这边的战争已经爆发了这么长时间,其他国家都隐而不发,大乾皇朝难道就会一点动静都没有?
就算魏国公府因为北境的事情受到重创龟缩不出,大乾皇室坐镇中央。
可大乾皇朝境内的世家勋贵又不是傻子!
这么长的时间早就完成了整军联合了,说不定就连联合训练、作战演练都已经完成了。
就这,其他几个国家哪来的底气敢入侵大乾皇朝的?
杨康想不明白,越想心里越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