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为何诸葛亮失败却有那么多人歌颂?曹操刘备恶评快看 (第2/2页)
总感觉背后莫名发凉?
“诸葛亮劝曹操称帝,此时已是诸葛亮所说的天下有变之时,然而失去了荆州,北伐还能成功吗?”
富五: 【为什么诸葛亮失败了,还被人们歌颂的如此高?】
早点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托马斯小火车: 【如果只能歌颂胜者,那道德水平跟动物又有什么区别??】
几度慈悲: 【一个虽败犹荣,一个胜之不武。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一个有能力,多的是机会篡位。一个是有能力,却时时刻刻都在想着篡位。一个是尽责尽忠,一个是无毒不丈夫!能相提并论吗?】
久居为安: 【古代封建帝国忠臣的代表,让诸葛姓氏后世受人尊敬。】
茉莉雨: 【因为,胜败论英雄是片面的。】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国号大汉,史称蜀汉。诸葛亮封丞相录尚书事。”
“不久张飞也被部下张达范强所杀,这二人带着张飞首级逃到了孙权那里。”
“新仇旧恨加一起,刘备决心伐吴,诸葛亮阻止不能。”
“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退回白帝城,临终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此话一出,汉朝帝王皆惊。
从字面意思理解,刘备是对诸葛亮说,如果刘禅(嗣子)有能力、可以辅佐,你就好好辅佐他。
如果他没有才能,你可以自己取而代之,掌管蜀汉政权。
不过,这里的“自取”也有另一种理解,即刘备是让诸葛亮在刘禅不才的情况下。
从刘备其他儿子中另选合适的人来继承皇位,并非是让诸葛亮直接称帝。
刘邦若有所思地看向天幕,喃喃自语道:“这刘备,倒是大胆,竟对臣子说出这般话。”
“想当年,朕为了让刘氏子孙稳坐江山,费了多少心思铲除异姓王,就是怕皇权旁落。”
“他倒好,直接把权力的缰绳松给了臣子……”
刘备此举,虽说看似信任臣子,可一旦那臣子有了异心,蜀汉江山岂不危矣。
不过,他能如此看重诸葛亮的才能,倒也可见他求贤若渴。
只是这‘自取’二字,实在是太过危险,稍有不慎,便是社稷崩塌。”
刘邦轻轻叹了口气。
“用人之道,本就讲究恩威并施,信任与制衡缺一不可。
刘备这般托付,若是诸葛亮忠心耿耿,那蜀汉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可若是稍有差池,这后果……”
扶老奶奶闯红灯ovo: 【刘备要是事事听诸葛亮,或许就没那么多了。】
t t: 【汉朝气数尽了,刘备不可能逆天改命的。】
松哥哥: 【算是给汉朝一个体面的落幕吧……】
风继续吹’: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亮亮一生太累了。】
琳琳子: 【心疼我亮亮!!】
诸葛亮:啊?
叫亮亮…
嗯…会不会太亲昵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