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人才选拔 (第2/2页)
周军知道,这一次的人员调整,将改写许多人的前程。赵光明、张大龙、周跃进他们从此将结束了上夜班的生活。曾几何时,那上夜班的痛苦大家是都知道的。后夜班,1 点钟正式接班,夜里 12 点就得起床,有时前夜能睡个两个小时,有时或许都没有来得及睡觉。当那 12 点的手机铃声响起,那种被从睡梦中惊醒的痛苦难以言表,但还是得强打精神,迅速爬起来上班。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严寒或酷暑,穿梭在设备之间,认真地进行巡检和操作,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他们的身影在设备间穿梭,灯光下,他们疲惫却又坚定的眼神让人动容。
周军不知道自己这一步走的是不是正确。他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考这个问题,内心充满了纠结和迷茫。一方面,他对自己的专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也相信在电力公司继续发展能够在专业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了集团管理岗位带来的广阔发展空间和挑战。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只要自己还在这个岗位,就要奋斗不停,就要做出点成绩。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在无数个夜晚辗转反侧,思考着自己的未来,权衡着利弊,但始终没有动摇自己对工作的热情和对未来的信心。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随着电力公司 2*135mw 机组长期满负荷运行,设备的运行状况也逐渐出现了变化。特别是循环硫化床机组的缺陷,那水冷壁结焦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个把月的运行周期,对于电力生产来说确实堪忧。水冷壁结焦不仅会影响机组的热传递效率,导致机组出力下降,还会增加设备的磨损和维护成本,严重威胁着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这个问题如同悬在电力公司员工心头的一把利剑,时刻提醒着他们面临的挑战。
自张建华老总调任电力公司以后,他就一直致力于通过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检修人员的检修质量,提升现场的管理水平,来达到优化机组的运行方式,以实现长周期安全运行的要求。他深知,电力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设备的稳定运行是关键。他如同一位睿智的船长,带领着电力公司这艘船在波涛汹涌的市场海洋中寻找正确的航向。
张建华老总亲自组织召开技术研讨会,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和技术骨干共同探讨解决水冷壁结焦问题的方法。他鼓励大家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在他的带领下,电力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技术攻关小组,周军也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了小组的核心成员之一。攻关小组的成员们日夜奋战,他们深入研究设备的运行参数,分析结焦的原因和规律。他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论证,终于找到了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调整燃烧方式、优化配煤方案、加强设备巡检和维护等措施,水冷壁结焦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机组的运行周期得到了显着延长。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回报,电力公司的设备运行更加稳定,生产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在全国的电力系统,“达标创一流” 电厂活动正在兴起。这一活动旨在推动电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技术水平、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电力公司积极响应这一活动,成立了达标创一流办公室,而这个 “达标办” 的主任就是一个重要人选。“达标办” 主任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还需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精神。
电力公司领导经过综合考虑,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公开选拔 “达标办” 主任。这一消息一经发布,便吸引了众多员工的关注,大家纷纷踊跃报名参加。周军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经过深思熟虑,也决定报名参加竞选。他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在准备竞选的过程中,他认真总结了自己在电力运行岗位上的工作经验,深入研究了 “达标创一流” 电厂活动的标准和要求,结合电力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工作方案。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参考了其他优秀电厂的经验,对每一个标准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力求制定出最符合电力公司实际的工作方案。
在竞选演讲中,周军自信地走上讲台,向评委们和在场的同事们展示了自己的工作方案。他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自己对 “达标创一流” 工作的理解和认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他的演讲赢得了评委们和同事们的阵阵掌声,最终,周军从重多的人选中脱颖而出,顺利走向了达标办主任的岗位。他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的同事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责任,他知道,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新的岗位意味着新的责任和挑战。周军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重大,他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组织 “达标办” 的成员们认真学习 “达标创一流” 电厂活动的标准和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他深入到各个部门和生产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他每天都忙碌在各个车间和办公室之间,与员工们沟通交流,收集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工作方案。
然而,这达标创一流的工作,一干就是一年……在这一年里,周军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和决心,带领着 “达标办” 的成员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目标前进。
在这一年里,周军和他的团队面临着诸多困难。有时候,由于一些部门对 “达标创一流” 活动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工作推进缓慢,周军需要反复地沟通和解释,耐心地讲解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有时候,在实施一些改进措施时,会遇到技术难题和资金短缺的问题,周军需要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寻求解决方案。但每一次克服困难,都让他更加坚定了信心,也让他的团队更加团结和有战斗力。
回顾这段历程,中天集团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前行,每一个员工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无论是在生产一线的工人,还是在管理岗位上的精英,他们都为了集团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从电力公司的稳定供电,到铝业公司的高效生产,再到各个配套工厂的协同运作,以及集团总部的科学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努力。而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更是为集团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天集团将继续秉承着诚信、团结、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不断开拓进取,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电力公司将在 “达标创一流” 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为集团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铝业公司将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份额;各个配套工厂也将不断完善自身的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集团将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更多有才华、有抱负的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在中天集团这个大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周军,也将继续在 “达标办” 主任的岗位上,为电力公司的 “达标创一流” 工作不懈努力。他将带领着团队,不断探索创新,持续改进工作方法,确保电力公司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集团一定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在时代的洪流中,中天集团这艘巨轮将继续扬帆远航,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