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莫因小失大 (第2/2页)
他点了穆骞的名,一头花白的老人走上前,微微颔首回答:“老臣支持季大人所言,沙洲百姓之苦需解,而渝、靖两地也不该受此责难,一切遵从律法施行,当救则救,当罚亦罚。”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若因天灾疾苦就可随意抢夺他人财物,那无辜者何以生存,整个国家岂不乱了套。
启安帝心中有了决断,不过相较于这件事,他更在意的是沙洲边境那边的车弥。
灾情之下,流民暴乱,城池混乱难守,官民不同心,如此天时地利,岂不正好给了敌国突破防线的机会。
“有关于车弥动乱一事,诸卿可商议出结果来了?”
这一出口,所有人面面相觑,文武两边各自低声细语,却始终无人站出来起个头。
“怎么,都哑巴了?”启安帝皱眉:“前两日不是吵得挺厉害的吗?”
“王卿!”
启安帝再度点名。
工部尚书王廉满头细汗,拱手出列:“回禀陛下,今年四方诸地天灾不断,以致国库空虚,百姓流离失所,此时实在不宜宣战出兵,臣愚见,认为和谈为最佳。”
“关卿,你觉得呢?”
户部尚书关绍兴低头:“臣赞同王大人所言。”
“呵!”
启安帝嗤笑了一下,目光一一扫过那群文官,又看向太傅季临:“季卿也还是坚持和谈吗?”
“陛下,儋州边疆也不太平,若此时与车弥交恶,难保古罗不会乘虚而入,届时腹背受敌,大昇实难应付。”
相较于前面两人所担心的国库和天灾,季临考虑的更多更全面,也正是如此,启安帝才更加犹豫。
揉了揉刺痛的眉心,他转头面对武官方向。
“许卿,你可有想法?”
许广儒面色严肃,此前他一贯中立,哪怕被问起,也不过说一句“微臣支持陛下任何抉择”。
而现在,他弯了弯腰,却道:“蛮夷犬种,犹有何惧,他们胆敢触我大昇国威,就要承我雷霆之怒,古罗如何,车弥又如何,十年前大将军能破他一次,那今日就能破第二次。”
“所谓和谈,也不过财物国土置换,纸上之言,又能维护多久,还不如用那和谈之资,灌养我大昇雄兵,踏平天山神殿,一统万里河山。”
侧眸,他皮笑肉不笑的看向闻宿:“大将军,下官说的对吗?”
无声的硝烟弥漫,许广儒这一席话,基本都是近来武官所言,不过他所表达出来的更张狂,更肆无忌惮。
对于他突然转变的态度,所有人都清楚原因,只不过让人意外的是,他们都以为许广儒会站在武官的对立面支持和谈,没想到一切反着来,他竟然同意了闻大将军出兵的建议。
闻宿哑口无言,哪怕知道对方目的不纯,他也无法反驳,因为他确实是这样想的。
“陛下,和谈虽免去了战争,但终归是饮鸩止渴,车弥贪得无厌,若在这一事上得了好处,难保不会得陇望蜀,借此过分要求。”
闻宿拧着眉分析要害:“臣听闻古罗翼骑兵已经重整旗鼓,若我们无法解决目前困境,任由其成长起来,那三五年后,昔日三国连战的噩梦就会再次降临大昇,陛下,一时之痛,可除恶瘤,一时之恐,毒入肺腑,便再难根治,望请深思熟虑,莫要因小失大。”
身后众将闻言,纷纷齐声附和:“请陛下深思,切莫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