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始末缘由 (第2/2页)
她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价值,她一无权,二无势,三无财,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给他的,竟可以让他如此忠心不二。
恍惚中,她想起一件事情。
当年她还没和陆允庭定下婚事前,父皇最属意的驸马人选,是汤予荷。
那时父皇旨意已下,汤予荷被传召进宫,他当众接了旨,谢了恩。是她赶去逼着父皇把诏书改了,当着他的面把他的名字换成了陆允庭。
他就站在殿门前,眼睁睁看着孝全公公将诏书送去了陆府。
李云昭从殿内负手走出来,只是看了他一眼,对他笑了笑,没有解释,不屑解释。
汤予荷解下了手腕的红绳扔给她,怨气冲冲地拂袖而去。
那是个极其倨傲的少年,心气清高,不堪受辱,扬言从此以后,只做臣子。
父皇每次喝了苦药,就会对着她长吁短叹,他说,“昭昭啊,做皇帝太累了,父皇不想你一辈子过得那么辛苦。”
李云昭尝了另一碗苦药,才递给父皇,一脸平静,“这样的苦,父皇吃得,儿也吃得。”
他抚着她的脸颊,虚弱无力,叹道:“好想再活一百年,这样昭昭就可以永远做公主了。”
李云昭只是笑:“我不做公主,我要做皇帝。”
“我答应了你母后,会照顾好你,让你做世界上幸福的姑娘,给你最好的一切,如果她在天上看见你这样,会埋怨我的。……昭昭,等这件事情过去,我再下旨,让予荷做你的驸马。”
父皇絮絮叨叨,她趴在床边,只是眨了眨眼的功夫,很快就睡着了。
或许,她真的累了。
或许,她就是没有这个命。
李云昭在窗边坐了一夜,等天边泛起鱼肚白,她才慢悠悠地起身,收拾一番,开门离去。
庭院中有三五个侍女正在洒扫,其中一个开朗的侍女见了她,便笑问道:“贾姑娘,起这么早这是要去哪儿啊?”
李云昭道:“出去走走。”
那侍女好心道:“哎,贾姑娘记得回来吃早点,听厨房的张厨子说,今日的早饭有淮南新送来的淮王鱼,用来做汤包可鲜美了,平日可吃不着呢。”
那是长生公主为数不多的爱吃的食物。
李云昭脚步微微停滞,朝她微笑,继续往前走。
走到侧门时,门口的小厮看见她,便上前问她要去哪儿,需不需要马车与侍从。
她依旧回答:“出去走走。”
李云昭看着已经有人来人往的街道,慢慢走着,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她先去了长公主府,告知门房传话给李清,然后悠哉悠哉地去茶馆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