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影响力 (第2/2页)
这些报道的发布,无疑给了普通百姓更多的力量和希望。
每一次的新闻曝光,都是对社会不公的有力回应,也让更多人认识到,民报不仅仅是记录事件,更是为弱势群体发声的工具。
每当事件解决后,林向安就会在报道上提到刘知县,赞扬他爱子如民,是当地的好父母官。
“民报现在真的是越来越有影响力了!”
在县城的酒楼里,几位读书人讨论着,“他们揭露的这些事情,简直触及到了社会的根本问题,给那些有权势的人狠狠地敲了警钟。”
另一位书生也感叹道,“这不仅仅是在解决问题,更是在为我们这些无权无势的人发声。”
林向安也知道,民报现在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他所做的一切,逐渐改变了县城的局势。
在每次报道之后,他都会在报道中提到刘知县处事公正,赞扬他“爱民如子”,并称其为“当地的好父母官”。
这种看似客套的措辞,实则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刘知县的公信力,并借此让他感受到民众的支持和认同。
随着民报在社会上的声势不断攀升,民报逐渐在县城、乃至更广泛的地区传开。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民报,人们也常谈论民报的创始人林向安,这件事在县学人尽皆知,消息也没有隐瞒,慢慢扩散开。
于是林向安的名气,在县里越来越大,得益于林向安的口碑,林家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他的行为得到了周教谕和徐山长认可,为百姓做实事发声,不仅带来了收益,更带来了声望。
随之而来的,林向安承受风险也在增加。
有到家里铺子故意找茬的,林向安提出,所有问题都在人群中大大方方解决,绝不推卸责任。
那些找茬不成,反而还助长了大家对林家的信任。
随着民报的越来越热,林向安还被刘知县叫过去问话了。
被刘文昌带到刘知县的书房,走进屋内。
刘知县正坐在书桌后,眉头紧锁,目光深沉,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棘手的事情。
房间内的气氛压抑沉寂,仿佛连空气也因沉重的思绪而凝固。
“爹,我将向安带过来了。”
“学生林向安,拜见刘大人!”
林向安走上前,恭敬地向刘知县行礼。
刘知县没有立刻开口,只是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
对着刘文昌说道,“昌儿,你先出去,我和林秀才有些事要说。”
虽然好奇两人的谈话,但他爹都发话了,刘文昌只好有礼的退下。
待刘文昌出去后,刘知县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屋内的气氛倒显得没那么拘谨了。
“林秀才,听说民报和学报都是你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