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闯关东走西口 (第2/2页)
赶上入夏,乡里和县里三不五时有人借机到食品厂参观。村长一个人分身乏术,上顿陪下顿陪,终于陪出了胃下垂。
村长病了,厂子里总得有人坐镇,这个人选除了贺兰自然不做他想,因此贺兰只好搁置原定计划,忍痛给钱丽云安排两个手下送她去闯关东。
卫宁办事处这里实在找不到合适人选,便只能让赵培红先顶上。
厂里没人愿意走西口,所以西北地区市场只能暂时任其空白。但是老天开眼,从天而降了一个西北地区总代理给贺兰。
总代理不是别人,正是国道边大集上卖烧饼的那位郭师傅,准确来说是郭师傅的妹妹一家。
郭师傅和他妹妹当年分开插队下乡,一个来到隔壁省会,一个去了大西北,各自落地生根后又开枝散叶。近些年郭师傅的生意日渐红火,有心照顾一下还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妹妹和妹夫,于是便把两人叫过来学手艺。
手艺学成后妹妹和妹夫准备回西北,临行前郭师傅顺便给捎上了四箱辣条。两人回到西北后顺利开了烧饼摊,哪曾想未曾尝过的辣条却在当地人眼里成了紧俏货。当地人也吃辣,但不爱重辣,偏好微辣鲜香的口感,辣条正中当地人下怀。
烧饼摊开张三天不到,四箱辣条就卖光了,甚至因为辣条售罄还影响到了烧饼摊的生意。郭师傅的外甥高中刚毕业,正在家里蹲,一看辣条这么受欢迎,脑子一热大腿一拍就想做批发辣条的生意。西北地区多面食,小伙子认为辣条是面食的最佳伴侣,肯定会在当地畅销,所以直接求到了自己舅舅头上。
郭师傅当然知道省会这边的业务负责人是陈进峰,但他自从结识贺兰以后订货只找她,一方面是为了跟对面馒头摊别苗头,另一方面也是觉得她大小是个副厂长,说话肯定比陈进峰那个销售科长好使。
眼下外甥有了这个想法,准备投入的资金还不少,郭师傅就打电话问贺兰能不能照顾一下他外甥,毕竟西北那边光明食品厂暂时还没有业务往来,头一个吃螃蟹的总得给些优惠。
贺兰一听乐得能看见扁桃体,真是正瞌睡就有人给她送枕头,想什么来什么。她最近正觉得食品厂的销售方式该升级了,可巧就有人来帮她试水。
从厂里外派业务员出去推销有好处当然也有坏处,好处是对市场了解透彻,回款及时,坏处就是设立办事处的投入有点大。
而代理商这种模式就不一样了,食品厂只管发货就行,代理商自负盈亏,极大的减少了厂子的额外负担。贺兰原本准备明年下半年试着招一批代理商,没想到这个时机会提前到来。
她在省会与郭师傅的外甥见了一次面,觉得小伙子年纪虽小,却难得的言之有物,思路清晰,因此对他十分满意,很快便与对方签订了代理合同。
合同价格跟厂里给业务员的拿货价一致,只不过额外加了一些运输费用,毕竟这年头火车皮不好找,西北的运输线路更加不好批,贺兰且得找关系呢。
忙活完代理商的事,贺兰今年的业务量也就到头了,不得不垂头丧气的回到陈庄村去接村长的班——当迎宾员。
那些打着参观学习的名义,实则借机吃拿卡要的特殊人群算是迎来了自己的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