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李祺闹事 (第2/2页)
随着李祺的作妖行径越来越多,京城中关于他的负面传闻也越来越盛。有人说他目无王法,有人说他道德败坏。这些传闻渐渐传入了朱元璋的耳中。起初,朱元璋念及李善长的功劳以及公主的情面,并未太过在意。可李祺却丝毫没有收敛的意思,依旧我行我素。
终于,朱元璋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朝堂之上气氛肃穆庄重,满朝文武百官整齐地站立着,等待着新一天政务的开始。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朱元璋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面色阴沉如乌云密布。突然,他猛地一拍龙案,大声怒斥道:“李祺!你身为堂堂驸马都尉,本应心怀天下、为国效力,可你竟然不思进取,还做出这般荒唐之事!难道你真以为朕会对你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吗?你如此肆意妄为,简直就是把朕说过的话当成了耳边风!”
听到朱元璋这番严厉的斥责,李祺顿时如梦初醒,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然触怒了至高无上的龙威。他惊恐万分,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双腿一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求饶:“陛下息怒啊!微臣知罪了,求陛下开恩饶过小臣吧……”
可是,此刻的李祺已经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难以回头。他之前的种种行径实在太过放肆,让朱元璋心中的怒火燃烧得愈发旺盛。而朱元璋向来以铁腕治国着称,对于这种胆敢挑战皇权的人,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因此,无论李祺如何苦苦哀求,都无法改变他即将面临朱元璋重重惩戒的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清晨,当阳光刚刚洒向紫禁城那巍峨的宫殿群时,朱元璋就已经端坐在朝堂之上,开始处理国家大事。而与往常不同的是,在他身旁总会跟着一个小小的身影——皇长孙朱雄英。
也许,朱元璋这样做是有意要借早朝之机来锤炼这位被寄予厚望的未来接班人。毕竟,身为一国之君,需要具备非凡的见识、果断的决策能力以及沉稳的心态。让朱雄英从小接触这些政务,可以帮助他更好地了解朝廷的运作机制,培养治国理政的素养。
然而,这其中或许也包含着朱元璋对这个聪慧过人的孙子纯粹的疼爱之情。朱雄英年纪尚小,却已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机敏和悟性。他那张稚气未脱的脸庞常常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让人见了心生欢喜。所以,朱元璋愿意带着他一同上朝,享受这份难得的祖孙相伴时光。
每当朝堂上气氛紧张,朱元璋因为某些事情大发雷霆之际,年幼的朱雄英便会安静地伫立在一旁。他微微仰头,用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眸静静地观察着眼前所发生的一切。眼神中时而流露出一丝孩童特有的好奇和疑惑,仿佛不明白为何大人们会如此激动;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对祖父那无上威严的深深敬畏。
尽管有着尊贵无比的身份,朱雄英平日里却是极为低调。他深知自己所处位置的敏感性,也明白在宫廷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祸端。好在有朱元璋的全力庇护,使得他能够过上相对安稳舒适的生活。
虽然朱雄英只是朱元璋的第二十二世孙,但由于自幼生长在皇室家庭,耳濡目染之下,对于明朝的政治制度早已了然于胸。他清楚地知道各个官职的权责范围,明白如何平衡各方势力以维护国家的稳定繁荣。可以说,朱雄英正在默默积蓄力量,等待着有朝一日能真正承担起治理天下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