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千金一诺救流民 (第1/2页)
爱看中文 www.ikanzw.cc,最快更新武周天工谱!
林澈在边关凭借火器立下赫赫战功,获封五品中郎将,掌管军中器械制造。消息传回长安,朝野震动,他的声名如日中天,却也引来了诸多嫉妒与觊觎的目光。武三思等人暗中咬牙,谋划着如何打压这个崛起的新贵;而太平公主看着林澈日益增长的威望,心中既有欢喜,又多了几分担忧,她深知宫廷争斗残酷,林澈身处其中,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此时的长安,繁华依旧,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店铺林立,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然而,在这盛世表象之下,却隐藏着诸多危机。边疆战事虽因林澈的火器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战争带来的创伤却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难民如潮水般涌向长安周边。
这日,林澈刚从军中回到府中,还未来得及换下戎装,便有下人来报,称太平公主求见。林澈赶忙整衣相迎,太平公主神色匆匆地走进大厅,还未坐下便急切说道:“林郎,如今城外流民越来越多,寒冬将至,他们缺衣少食,若不加以救助,恐怕会引发大乱。本宫虽有心相助,可公主府的物资有限,且朝廷各方意见不一,救助之事迟迟无法落实。”
林澈皱起眉头,心中满是忧虑。他在近代时,便深知民生疾苦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如今亲眼看到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更是感同身受。沉思片刻后,他说道:“公主,此事刻不容缓。我虽初涉官场,但也明白救民于水火乃是当务之急。依我看,我们可先从筹集物资入手。”
太平公主微微颔首,美目流盼间透着一丝无奈:“筹集物资谈何容易,那些朝中大臣们,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可一涉及到出钱出力,便都推诿不前。” 林澈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公主莫急,我有一计。我在军中时,与不少将领交好,他们大多出身行伍,对百姓疾苦有着深刻体会。我可修书一封,向他们求助,想必他们定会慷慨解囊。再者,我们可以利用我在制盐、火器研制等事情上的影响力,号召城中富商捐款捐物。”
太平公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轻轻握住林澈的手:“林郎果然足智多谋,只是如此一来,你怕是要费不少心思。” 林澈温柔地看着她,说道:“为了那些流民,为了大唐百姓,这些都不算什么。”
说罢,林澈立刻行动起来。他先是修书给军中的几位好友,言辞恳切地说明了流民的困境,希望他们能伸出援手。随后,他又与太平公主一起,在城中举办了一场募捐宴会,邀请了长安城中的达官显贵、富商巨贾。
宴会上,林澈身着一袭月白长袍,风度翩翩地站在台上,他目光坚定,声音洪亮地说道:“诸位,如今大唐边疆虽有小胜,但百姓却深受战乱之苦,无数流民在城外挨饿受冻。我们身为大唐子民,怎能坐视不管?今日,我与太平公主在此恳请大家,为这些可怜的百姓献出一份爱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让我们共同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台下众人听了林澈的话,纷纷交头接耳。有的人为林澈的大义所感动,面露动容之色;而有的则面露犹豫,显然是在权衡利弊。这时,一位身着锦袍的富商站了起来,拱手说道:“林中郎将,您在边关立下赫赫战功,我等敬佩不已。只是这捐款一事,我等商人也需考虑自身利益。不知此次捐款,可有什么回报?”
林澈心中早有准备,他微微一笑,说道:“这位兄台,您的担忧我能理解。此次捐款,朝廷定会铭记于心。日后,在商税、营商环境等方面,朝廷也会对积极捐款的商户予以优待。而且,您今日的善举,也会为您和您的家族积下莫大的功德,赢得百姓的赞誉。”
富商听了林澈的话,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林中郎将所言极是,那我愿捐出五千两白银,略尽绵薄之力。” 在这位富商的带动下,其他宾客也纷纷解囊,有捐钱的,有捐物的,一时间,募捐宴会气氛热烈。
经过一番努力,林澈和太平公主筹集到了大量的粮食、衣物和钱财。他们立刻组织人手,将这些物资运往城外的流民安置点。
安置点内,流民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当他们看到林澈和太平公主带着物资赶来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是太平公主和林中郎将!他们来救我们了!”
“多谢公主!多谢中郎将!”
流民们纷纷跪地磕头,感恩之情溢于言表。林澈看着这些可怜的百姓,心中满是酸涩。他和太平公主指挥着士兵和志愿者,搭建帐篷、分发食物和衣物。
在分发物资的过程中,林澈发现一位老妇人怀中抱着一个孩子,孩子面色苍白,气息微弱。林澈赶忙上前查看,他发现孩子是因为饥饿和寒冷,已经陷入了昏迷。他心中一紧,立刻从怀中掏出自己的手帕,蘸了些热水,轻轻擦拭着孩子的额头,试图唤醒他。
“老人家,您莫要着急,孩子会没事的。” 林澈安慰着老妇人。随后,他从随行的军医那里拿来一些草药,让人熬煮成药汤,喂孩子喝下。
在林澈的悉心照料下,孩子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老妇人感激涕零,拉着林澈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中郎将,您真是菩萨心肠啊!若不是您,我这孙儿恐怕就没了。”
林澈看着孩子逐渐恢复血色的小脸,心中感到一丝欣慰:“老人家,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您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