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24章孩子接来了 (第2/2页)
蒋榆和蒋樟也喜欢的不行,每天都穿着自己的小波鞋,但看的同时自然也贵,一双鞋就要八块钱了,这年头给孩子穿的鞋要八块钱已经很贵了,楚音音自己有钱,蒋徽的钱又都给了,所以三十多块钱想花就花了。
但文心洁却不一样。
结婚时的份子钱和彩礼,早就还给邓凤了,这是一早就说的,可不敢不还,但不管是他们过来京市时,还是这次邓凤自己过来,也都是给了钱的,可这些钱都被蒋华捏在手里,一分钱都没给过。
现在手里有的,也只有从文家带出来的那几十块了,这是哭着向文父文母要来的嫁妆,从来之就一直都在用这个钱,这么久了,根本就没剩多少了,要是现在再去买鞋的话……
但一想能用这双鞋把这几个孩子收服,文心洁咬了咬牙,还是动摇了。
“,咱们这就去买!”
——
既然买了鸡蛋,上次买的肉也还剩了一些腌在盘子里,楚音音就拿了点面粉出来,打算包饺子吃。
正个馅,一个是韭菜鸡蛋的,另一个就是鲜肉笋干的。
笋干是楚母上次寄过来的,春笋被摘下来压制晒干,变得别硬实,做之前要先用温水泡上一个小时。
楚音音正趁这个时间检查个小家伙的作业。
而此时,蒋徽和陈工正在山上看着燃烧的木炭。
现在山上的人越来越多了,这附近当然不止这么一座山,县城那边还有山比这里更大,人越来越多只能说明厂子里也有人过来了。
阳一下山,虽然天空还是亮的,但温度却明显低了不少,靠着火堆坐倒是还挺舒服的。
陈工想了想问道:“你说要是时候天预报说的不准,咱们烧了这么多木炭,不会浪费吧?”
“就算不会降温那么严重,但天也一直冷着,肯定有派得上用场的那天。”蒋徽道。
“倒也是。”
人下班落了一趟家就直接过来了,一下午没吃东西,虽然回家吃晚饭,但这会儿也饿了,陈工过去,把埋在土里的红薯扯出来。
虽然刚烤的红薯别香软甜糯,但这几天一直吃这个垫肚子,也免不了有些腻了,刚准备递一个给蒋徽时,却看蒋徽摆了摆手,从袋里掏出一个小油纸包,里面摆着几个小巧看的烧麦。
这都是楚音音提前做了的,道蒋徽这几天都要过去看着烧炭,天黑了才回来,怕他饿着,就包了不少烧麦。
糯米混着胡萝卜粒还有青豆一做成的,怕放久了吃来不,意用的是菜籽油,每天就放在炉子边热着,反正是要烧水的,除了晚上,基本上一整天炉子都是热着的,所以一回来把烧麦包了就能了。
一直放在袋里,这会儿还冒着热呢。
看着那馅料充足的烧麦,陈工顿时感觉自己手里的烤红薯索然无味了,不的羡慕道:“你这小子真有福啊。”
蒋徽看着他期待的表情,没忍住笑了,递了一半给他。
陈工这才开心了:“不错,不愧是我老陈的兄弟!”
蒋徽分了一半烧麦给陈工,等饺子包之,楚音音也装了一碗给关嫂子。关嫂子正在做饭,看有新鲜出炉的饺子,刚想说什么呢,一旁的大福就跳了来:
“哟!音婶婶来了,咱们又有福了!”
“你这个臭小子,小点声。”关嫂子笑骂道,“你怎么又拿这么大一碗过来,你们家还够吃吗?”
“够的,我包了三笼屉呢。”楚音音笑着道,这段时间在厂子里忙活,蒋榆蒋樟跟着关嫂子吃饭,个小家伙吃的可不少,但关嫂子无论如何都不肯要钱,那只能时不时送点吃的过来了。
关嫂子把饺子倒进自家碗里,把碗还给楚音音,道:“我还准备吃了饭去找你的,听他们说来了一批煤,数量不是很多,但我想着要是真变天的话也快了,咱们要不要赶紧买回来?”
“当然要,我们明天早点过去。”楚音音毫不迟疑道。
记得按照书里说的,今年确实会下很大一场雪,天一直不,等过完年才慢慢来,这么长的时间,不管是煤还是炭,都是越多越。
蜂窝煤一直很抢手,尤其是大冬天的,所以楚音音和关嫂子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出门了,围着围巾推着自行车来煤站,才发现比们来得早多得是,煤站前面早就排了长长的队伍。
没办法,人也只能跟着一排队了。
越往来的人越多,也算是今天运不错,楚音音和关嫂子都买了蜂窝煤,把这个月的分量全都用光了。
关嫂子还想买煤球,但工作人员说煤球还要等一阵子。
“那咱们先回去吧。”楚音音道。
人把装着蜂窝煤的袋子绑在自行车座上,推着回去了,楚音音还有些困,原本打算再回去睡个回笼觉,但在经过食堂时,突然发现货车正在卸货。
看着那从车上搬下来的一箱箱食材,楚音音想了想,拉了一把关嫂子。
压低声音道:“嫂子,咱们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