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刘协的不堪 (第2/2页)
虽然董卓是王允杀的,但这不代表王允就很厉害,那不过是奸计暗算罢了。
王允无论是在军权方面,还是在朝臣中的威慑力方面,都远远不及董卓。
在当时的朝廷中,还有许多无论是名望还是职权,都能够跟王允掰手腕的角色,他们也并非都跟王允一条心。
在这个时候,刘协就应该果断抓住机会,收买人心,拉一派打一派,充分利用一个皇帝应有的权谋,从王允手里把权力夺回来,让自己真正成为大权在握的皇帝。
可刘协做了什么?
历史没有任何记载,我们就只能认为,他在躺平,在摸鱼,在摆烂。
他看到王允对自己没有什么僭越的行为(至少史书没有这方面记载),保持了一个臣子的礼仪,于是就放下了警惕,任由王允施为了。
结果就是坐视王允决策失误,导致西凉兵反抗,进而让王允身死。
你王允死了不要紧,却把刘协也连累了,害他成为李傕郭汜等人的傀儡。
那,李傕郭汜他们很难对付吗?
也未必。
首先,李傕郭汜他们虽然拥有兵权,但却不像董卓那样,拥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不仅不统一,他们内部的矛盾还极深,甚至于到连掩饰都不掩饰,公开敌对,动手火并的程度!
这是敌人的弱点。
而刘协的优势方面呢?
这个时期的刘协有一个极大的优势,那就是贾诩。
贾诩这个人,至少在当时,对汉室还是有一定忠诚度的,对待刘协本人也很尊敬,甚至多次出面帮刘协摆脱危机。
可以说,只要刘协当时能够抓住机会,许之以利、言之以礼、动之以情,那么让贾诩彻底成为自己的忠实臣子,是有可能的。
一旦获得了贾诩的支持,那刘协就有极大的希望能够翻身。
要知道,贾诩是什么人啊?
那智力,可谓是整个汉末三国时期第一梯队的,甚至很多人认为他的智谋超过了诸葛亮。
还有更为关键的一点是,李傕郭汜他们,都非常尊敬贾诩!
卖他面子!
这对刘协摆脱控制,可以说是一个粗到不能再粗的大粗腿、金手指了!
有这样的人辅佐自己,何愁大业不成?
就算不奢求大业,那退而求其次,追求小业,做个割据一方的诸侯,也很不错了吧?
然而……
从史书记载来看,贾诩对刘协很失望。失望到直接辞官,跑去投靠段煨、张绣去了。
就这样,刘协失去了他最有希望的一次翻身机会。
那么之后,他还有没有翻身机会呢?
答案是有的。
在李傕郭汜争斗不休,自相残杀时,刘协在杨奉等人的帮助下,摆脱了李傕他们的控制,逃出了长安。
这期间,又有张杨等人的协助,更有关东诸侯派人过来表示效忠,可以说,形势非常大好。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刘协争气一点,利用手里的资源,以及部下们的支持,就地驻扎下来,征兵、屯田、发展建设……
而后利用自己大汉天子的强大号召力,扩大自己的地盘,一步一步成长起来。
那样,就如之前说的,即使不奢求大业,退而求其次当个偏安一隅的小诸侯也是很不错的。
可是刘协这时候又干了啥?
他觉得自己这样不行,也许是嫌慢慢发展太麻烦,也许是等不及了嫌慢,也许是所处的地方太破落比不上原先的皇宫……所以,他选择派人去向袁绍、曹操这些大诸侯求助!
求他们过来救自己!
你也不想想自己现在什么实力,有没有制衡人家的手段,就跑去找人家投怀送抱了?
去了后,你驾驭得住人家吗?
完全就是与虎谋皮好吧?
除非这俩诸侯都是心性良善、有大无私精神、舍己为人的圣人,倒是有可能在坐拥庞大地盘强大军力的情况下,朝你这个只有三猫俩狗的小势力低头、任你差遣。
可袁绍和曹操是这样的人吗?
呵呵!
他们是什么人,他们什么品性,对朝廷忠不忠,你刘协居然看不出?
明摆着的!
袁绍,在讨董期间公然宣传刘协不是刘宏儿子,是外面抱进来的野种。
曹操,为了占据兖州,生生派兵把朝廷派过来的兖州刺史金尚给赶跑了。
有如此劣迹在,你刘协居然还天真地觉得这俩是好人?
向这俩坏蛋求救,主动落到人家口袋里,结果是什么,你心里难道没点笔数吗?
你怪人家曹操不尊重你,欺负你,拿你当傀儡。
可当初难道不是你主动如此的吗?你不去向曹操求救,人家有这机会吗?
怪谁?
只能怪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