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识字 (第2/2页)
“说什么呢,昨晚你们给的卤菜我还没说什么谢,这几块豆腐算什么?”说到这,赵全还砸吧了一下嘴,意犹未尽的说道:“你们做的卤菜味道是真不错,为了它我昨个儿还特意烫了一壶酒。”
“赵叔,您要是喜欢吃,我今天晚上再给你送过去一些,就是些猪下水和萝卜,又不值什么钱。”董晴适时的开口,觉得如果今天收摊早,今晚就可以去赵家谈合作了。
“是啊,赵哥,今晚准备好酒,晚些我让晴晴给你们再送过去一些,你可不能不要啊,这么多年你和嫂子对我们的照顾,可远要比这些猪下水多得多。”容容也开口说道,生怕赵全拒绝。
赵全见状只能笑着点了点头,想着今晚董晴要是真过来送卤菜,就再给她拿些豆面,因为赵全看到董家那院子的鸡鸭,想着就是人吃不了,也可以拿去喂鸡鸭。
挥手告别后董家人就向着石安镇的方向走去。
石安镇距离北峪村要走大约一个时辰的路程,两地之间虽然有着土路,但凹凸不平的,董晴他们穿的又都是草鞋,少走几步路没什么关系,走多了脚还是挺疼的。
可董晴看了看比自己还小的董航都能神态自若的走着,这一路也没喊累,于是也就只能咬牙忍着,想着等有钱了,一定要买双好鞋,顺便再买辆牛车。
这一路上遇到去镇上做买卖的人屈指可数,大部分都是去镇上务工和赶集的人,很多人看到董晴一家都投去了好奇的目光,不知道董铭生推的板车上到底装的是什么,怎么这么多,而且还用棉被给盖上了。
“董兄弟,你这是做什么?带着家人去赶集吗?”
问话的人是隔壁房山村的张蛋,和董铭生相熟,是在石安镇上务工认识的。
“哦,张老哥今天这么早啊,今天镇上不是有集么,我嫂子和媳妇做了些吃食,想趁着人多卖一卖,贴补贴补家用。”董铭生说的也不算是骗人,只是说的不那么清楚而已。
“去镇上卖可是需要摊位费的,少说也要20文钱一天的……”张蛋说到这就闭上了嘴,做摇头状。
其实董晴通过原主的记忆也能大概明白这人想说什么。
在镇上赶集的人,穷苦人家一般都会自带一些干粮当做午饭,而有钱的人又看不上庄户人家做的吃食,认为他们做的味道不好还不卫生,反正就是矫情的很,再加上镇上很多固定的摊位或是店铺卖吃食,价钱也还算公道,因此庄户人家去镇上卖吃食一般卖一天也赚不了什么钱,再扣掉摊位费,很有可能还倒贴,这也是村子里很少有人去镇上做买卖的原因。
董铭生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张蛋讨了个没趣,匆匆走了,而董家人也加快了脚步。
“石安镇。”董晴站在石安镇的城楼下仰头看着城门上的匾,不自觉的念出这三个字。
即使是架空的朝代,但文字却是相通的,和繁体字几乎一样,可以让人一眼就认出来。
“姐,你识字?”董航小声道。
“当然啦,娘平时不是教过我们很多么,怎么?你都忘了?”
“怎么会,可都记得呢。”董航说这话的时候明显底气不足,以前他认为读书没用,所以容蓉教他们识字的时候一直没用心听,基本上都忘了个七七八八,不过现在他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决定今晚回去就认真识字读书。